你可能很難想象,保時捷在國內賣了幾十年,最近才在國內開設了第一家直營店。開這家直營店的目的,說的是為了更好的洞察市場并提供更有競爭優勢的服務。但實際上保時捷不僅僅在國內,在整個全球市場都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危機。
去年,保時捷的全球銷量是310718輛,同比下降3%。國內銷量直接從2023年79283跌到了56887,跌幅達28%。嚴峻的銷售形勢迫使保時捷重新重視起這個五年內第一次跌出其銷量占比超20%的市場,甚至于為了熱度,他們還給超越了他們圈速紀錄的小米 SU7 Ultra點了一波公關贊。
點贊歸點贊,卻也解決不了保時捷的車子不好賣和價格跳水猛的現實問題,很多人希望保時捷推出比保時捷Macan和保時捷718更廉價的車型來度過危機。但MYAUTO認為,新能源趨勢不可逆,保時捷更應該考慮推出一款增程式的汽車來重塑品牌。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保時捷是增程式汽車的發明者。早在 20 世紀初,費迪南德?保時捷就打造了最早的增程式電動汽車 Lohner-Porsche。盡管增程式汽車被人笑稱脫了那個啥放啥的技術,但被理想汽車拾掇了之后,我們發現增程車的市場增速是非常快的。
僅以國內市場為例,去年前十一個月增程車型的增速達到了99%,增速遠超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從市場規模來看,增程車去年十一個月賣出了105萬輛,市場前景是很大的。加入了增程陣營的廠家,除了理想之外還包括長安汽車、賽力斯、零跑、星途等等。接下來,據說極氪和廣汽也將加入這個陣營。
從冷飯到熱銷,增程解決了傳統動力發動機熱效率不高和電車續航過短的問題。發動機只負責高銷量的發電、電池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電機驅動更靈活高效,盡管增程看起來依舊是油車向電車的過渡方案,但它也解決了純油車費錢和純電車續航較短和充電不便利的問題。
對保時捷來說,他們雖然也在積極擁抱新能源汽車時代,但沒有嘗到時代給予的紅利。目前來看,保時捷在新能源板塊的布局是純電和插混。保時捷在70周年慶典推出的純電轎跑車Taycan入華五年,去年銷量暴跌49%。更別說Macan EV和Cayenne S E-Hybrid這樣小眾到絕大多數人都沒聽過的車型了。
重壓之下,保時捷一面在裁員,一面又加大了在燃油車和插混方面的投入。這能解決問題嗎?燃油車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保時捷不可能取得大的技術突破。插混這塊,幾乎每個廠家都在搞,保時捷很難脫穎而出。倒是他們起家之初的無用發明——增程,MYAUTO認為更值得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