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姑娘的133㎡新家最近在朋友圈火了。這套南北通透的新房,是她從其他地級市考到合肥讀大學,工作后靠自己買下的“夢想小窩”。裝修選了半包模式,花32萬裝出溫馨高級感,通風兩個月就搬了進去,鄰居敲門參觀時直夸“一進門就不想走”。客廳沒裝推拉門,和陽臺連在一起顯大;無主燈設計用射燈、磁吸軌道燈和四周燈帶搭出層次感;電視墻用巖板做造型,電視內嵌其中;地面通鋪灰色亮面瓷磚,搭配灰色直排沙發、深灰單椅和硬包背景,看著舒服又有質感。
餐廳配了800/1600的巖板餐桌,廚房是U型布局,灰色平板柜門加石英石臺面,大單槽配抽拉水龍頭,實用又好看。臥室更絕,暖色木地板鋪地,墻面調了乳膠漆,純色窗簾一掛,溫馨得像裹了層軟乎乎的“被子”。
這套裝修最聰明的是“把錢花在刀刃上”。選半包不選套餐,主材自己挑,效果更可控——就像買菜自己挑新鮮的,做出來的菜才對胃口。無主燈設計沒選復雜吊頂,靠燈光層次提亮空間,層高夠的家這么裝,既省了吊頂錢,又避免了“壓頭頂”的壓抑感。巖板用在電視墻和餐桌,自帶高級濾鏡,摸著光滑好打理,比大理石輕還不容易裂,確實是“顏值與實用齊飛”。客廳和陽臺打通這點更妙,光線“唰”地就灌進來了,133㎡的房子硬是裝出150㎡的通透感。臥室用暖色地板配低飽和度墻面,像給空間加了層柔光濾鏡,躺床上看天花板都覺得“這錢花得值”。
新手裝修可以抄這幾個作業:第一,預算有限又想效果好,半包是“性價比之王”——主材自己選(比如巖板、瓷磚),輔材交給施工方,既避免套餐的“千篇一律”,又比全包省預算。第二,無主燈雖好但別硬上,層高低于2.8米的家建議留個小吊燈,不然射燈照頭頂容易“顯禿”。第三,通鋪瓷磚選亮面還是啞光?怕滑選啞光,想要“地面反光顯大”就選亮面(像案例里的灰磚,擦干凈了看著和“鏡子”似的)。第四,臥室別搞花里胡哨的背景墻,暖色地板+同色系乳膠漆+純色窗簾,溫馨感直接拉滿,比貼墻布省錢還耐臟。最后,裝修前多和鄰居“取經”——案例里的姑娘就是聽了鄰居勸沒選套餐,才裝出了“神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