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海南之后,又一地方宣布將全面落實現房銷售。
5月13日,河南信陽市住建局官網顯示,為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抓好房地產市場化風險、去庫存、控增量工作,信陽市住建局起草了《關于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試行)》,現將該工作措施面向社會公示,公開征集意見。公示時間為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15日。
該文件中最引發關注的便是,“文件印發后新出讓土地開發的商品房,一律實行現房銷售”。據此,信陽將成為今年首個全面落地現房銷售模式的城市。
不過,據記者了解,因該舉措尚處于公示階段,還在收集各方面反饋意見,后續內容可能會作出調整。
此事件引發了現房銷售模式能否全面推行的大討論。據記者多方采訪了解,現房銷售制度將有力有序推進,這是大趨勢,但并不意味全國“一刀切”地立即取消預售制。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是期房與現房并存的時代。
“信陽發布這個政策的時間點,正好是彭博社報道中國要全國推行現房銷售的新聞之后,加劇了市場上的恐慌,我了解到某省的一些計劃跟進,不是說現房銷售不好,而是要做好分段推進和支持政策的安排。”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產人士表示。他建議,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鞏固,任何收緊性政策要做好引導,提前創造有利條件。
多城試點現房銷售
根據信陽市住建局起草的文件,嚴控預售許可條件,嚴格預售資金繳存,嚴格實行項目開發公司制。
按照“新老有別”原則,對于已取得施工許可證的項目,在“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或“工程進度達到設計形象進度的二分之一以上”時,可申報商品房預售許可。文件印發后新取得施工許可證的項目,需施工進度達到主體封頂方可申報預售許可。文件印發后新出讓土地開發的商品房,則一律實行現房銷售。
“新老有別”的原則,也給市場傳達出積極明確的信號,不至于引起市場預期的混亂。
關于推進現房模式并非近期思考,而是去年底以來的系統謀劃。去年底,河南省人民政府發文提出,全方位提振住房消費,取消商品住房限制政策,鼓勵開展現房銷售。作為河南省轄地級市,信陽為何成為今年首個落實現房銷售制度的城市?
“河南房地產市場差異較大,有些城市不是現房基本賣不掉,一些開發商的項目也是封頂以后才開售的。”河南當地一位房地產從業人士稱。
當前,信陽樓市仍處于調整階段,商品房去庫存壓力較大,土地市場表現亦不理想。根據中指院數據,今年1~4月,信陽市本級僅成交1宗涉宅用地,處在近年同期低位。同時在較弱的市場表現下,當前信陽市場中已有不少項目實質上處于現房銷售狀態。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預計,現房銷售政策的推出對于信陽短期房地產市場影響或較小。現房銷售將對購房者、房企、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在庫存量大的地區推進,也符合中央“嚴控增量”的要求。
在此之前,全國多地積極探索推行現房銷售。海南在2020年3月后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宅均已實行現房銷售,至今已落地超5年時間,是首個全面落實現房銷售的省份。
據中指院不完全監測,2022年末以來,全國超30個省(市)出臺現房銷售相關政策。比如,合肥、鄭州、長沙等地明確部分項目進行現房銷售試點;荊門是湖北省內唯一試點現房銷售的城市,今年4月該市首批試點項目中的一個項目入市,商鋪售罄住宅簽約超8成。
一線城市中,上海自2024年7月起開始試點“現售為主、預售為輔”的模式,規定新獲批項目必須達到主體結構封頂才能銷售,較此前“取得施工許可證”的標準明顯提高。上海市房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試點半年來,上海新增商品房項目中現房銷售比例已從之前的7%上升到26%,市場反應總體平穩。這些城市的做法被視為全國性預售制改革的“試驗田”。
配套政策要先立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