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車市混戰多么離奇,當所有人動用特殊手段的開啟自救,或急切地對潛在對手明里暗里揮舞起手中的屠刀時,我們應該都做到了心中有數了。
和過去靠著行業固有規則,尋求進步的節奏不同,面對非生即死的新格局,一切都需從長計議了。
尤其是對于那些出身傳統的汽車企業來說,抱著“活下去”的態度將“卷”字演繹得淋漓盡致,有著很強的時代特征,但眼看世界逐步被后來者修改了運行法則,這或許是唯一值得做的舉動。
回顧2024全年,我們總是感慨,車市轉型的進程實在太快了。一不留神就被各種敵對勢力、突發狀況搞得體無完膚。
合創的停擺,高合、極越的死去,看似撕下來行業亂象叢生的遮羞布,事實上,別看這個時代如此動蕩,不遂人愿,那套逐漸成型的商業法則早就暗中將這些玩弄資本,對造車沒有絲毫敬畏之心的投機者,設定好了命運的走向。
與之相比,縱使那些總被歸類為舊勢力的傳統車企,活得再艱難,論對于市場變奏的調節能力和承受力,我依舊認為,它們中的有些人值得所有人學習。
比亞迪、奇瑞、長城、長安等一個個在亂局中取得佳績的中國車企,有一個算一個,你可以抨擊它們沒有網感,不擅長在互聯網上造勢,但不管怎么,論對于產業未來的理解和自身發展的清晰認知,它們就是推動產業前行的佼佼者。
而和它們一道,別看體量稍小的廣汽傳祺、上汽乘用車等,在過去一年里會顯得太過默默無聞,我們同樣可以看到的是,在市場高速更迭的節奏下,無論是直面行業轉型的態度,還是對自身業務發動革命的魄力,也遠比那些乘勢而起的家伙兒,更值得一句贊賞。
開拓海外市場、深化技術魚池,亦不玩弄情懷,不圖口舌之快,或許這才是新時代中國汽車該有的模樣。
寶劍鋒從磨礪出
這一年,關于頭部自主品牌的故事和拼搏史,我們已經聽到了太多太多了。但是,在這個時代逐步被劃分新舊的節點上,我堅信,沒人可以忽略那些身在第二梯隊,卻同樣做出前瞻規劃的中國品牌。
如果說,以比亞迪為首的頭部中國車企,是將新能源產業的優勢,將中國創造放大到全行業的絕對力量,那么,包括傳祺在內的中國品牌就是令這套發展法則得到進一步完善的基石。
現在,汽車行業太需要一個有跡可循的新秩序了。2024年過得有多糾結,就意味著,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的參與者,以此來找到生路,就有多急切。所以,當廣汽傳祺等中國車企,一并用自己的方式撫平車市亂象,無疑是值得慶幸的。
都以為,在這個全民選擇瘋狂擴張的年代,一直仰賴MPV市場而起勢的傳祺,活得太過謹慎了。
在騰勢D9強勢奪下40萬級MPV市場的頭把交椅,有著“中國MPV專家”之稱的傳祺,除了拿出100%的警惕感之外,也應該在產品上做出回應。
當然,傳祺很清楚自己所面臨的境遇。哪怕M8宗師、全新M8大師、E8和E9的集結,確實守住了市場地位。在面對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在過去這一年里,對于傳祺來說,沒什么比繼續加深自家產品深度來得更重要了。
所以,在一切看似平靜的處事態度下,2024年傳祺總會時不時拿出一些更具細分特色的MPV產品來加強自己的產品力。而正是有了這樣的產品助力,傳祺才在這一年度完成了MPV累銷達70萬輛的壯舉。
與此同時,在12月27日這天,隨著傳祺第400萬輛新車下線,外界更是感受到了傳祺在壯大廣汽大自主這條路上總算是做出了一些成績。
在下線儀式上,廣汽傳祺總經理黃永強也說了,“400萬臺的下線對傳祺是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標志著傳祺向新能源科技公司轉型、品牌向新向上取得重要成果,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可見,若以2024年為時代劃分點,傳祺所走的每一步確是恰到好處的。
回溯品牌過去十多年的發展,我們當然知道,受限于資源和體系,傳祺的整體體量一直和頭部中國車企有著較大的差距。
聚焦于華南市場的打法,也意味著傳祺要想完成從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再加上SUV黃金十年的結束,GS4一下失去了頂起傳祺半邊天的能力,勢必就讓整個傳祺進入到一個深度蟄伏的時期。
曾經,時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的郁俊很感慨地說過,“當年廣汽集團決定要做自己的品牌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認為這個世界上的汽車品牌已經嚴重過剩了,市場窗口已經關閉,可是傳祺現在卻是中國汽車市場上最成功的品牌之一。”
帶著飛速增長的銷量,“這些成績,固然有我們自身努力的因素,更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亦成了傳祺步入頭部陣營的總結。但很無奈,市場競逐就是有著很強的周期性。
面對“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宿命,傳祺需要在市場環境大變中再找到一個新支點。而從郁俊到張躍賽再到黃永強,從 GM8到影豹再到如今大熱的E8、E9,7年時間說長不長,可就是這樣一次次的產品迭代,傳祺撐了過來,并且越活越有自己的味道。
功成不居,但為明天
“中國MPV專家”是傳祺自SUV紅利消失后,在市場歷練得來的名號。可縱觀整個市場,能在某一細分市場占得銷量桿位,自主品牌中很難找出一個能和傳祺相提并論。而在MPV市場,鑒于別克GL8近乎壟斷式的迭代發展,當傳祺能從它的嘴中搶來一塊肉,一定和自身的努力脫不了干系。
在2024年,就像前文說的那樣,我們也并不否認,由于騰勢D9的存在,傳祺在MPV市場會受到對手的挑釁。但這也讓傳祺愈發明白,時刻提升自己的絕對底氣是必不可少的。
3月15日,廣汽傳祺與華為舉行鴻蒙合作簽約儀式,正式加入華為鴻蒙生態,成為首批加入鴻蒙生態的汽車品牌之一,未來,雙方基于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啟動傳祺App的鴻蒙原生應用開發。
到了北京車展,傳祺又以針對新能源時代用戶全周期全場景的無憂解決方案EV+為觸點,旨在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新能源汽車使用體驗。順勢正式宣布會推出搭載華為乾崑(qián kūn)智駕系統 ADS 3.0 和新一代鴻蒙座艙的車型。
而當時間來到年尾的廣州車展,傳祺一邊拿出基于全新平臺開發的首款高階智駕車型——傳祺S7,另一邊,與華為聯合創“新”計劃的首個落地成果“1 Concept”概念車也對外展出了。
除此之外,傳祺在去年還發布了可針對底盤、三電、智能、平臺等技術進行全維度升級的I-GTEC2.0,以及全域自研的GMC400超級混動等技術。在政策的背書下,傳祺到今天還能給出“1月購車,可享以舊換新”的兜底保障。
“拿著舊地圖,永遠找不到新大陸。”
記得,傳祺會以這樣的評價給自己2024年的規劃定個調。那說得再直白就是,對于傳祺來說,過去所積攢下的經驗和資源在這個時候,有必要被重新梳理了。如果想要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不妨從零再出發。
通過廣汽集團所公布的數據信息顯示,傳祺去年的銷量成績414,591輛,同比增長的勢頭讓傳祺成了整個集團中唯一實現逆勢而上的板塊。但在這個時候,即便有了極為詳實的規劃放在眼前,技術合作也提上了日程,傳祺所能做的并非靜待佳音降臨。
在MPV領域,比亞迪夏的正式上市,在中大型SUV市場,問界M8、領克900、深藍S09等大量新車的出現,這些對于傳祺來說都是一股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經歷過苦難才能歷練偉大。走到今天,我們從不否認,作為中國品牌中體量并不大的一支,傳祺抵御風險的能力并不比頭部車企來的更大。
只是,從成立的那天開始,始終以傳祺品牌為唯一載體,從不盲目實現多品牌運作的浮躁行徑,作為廣汽乘用車的主要載體,傳祺總是恪守著自己的行為準則。未來,不管華為的加入能否為之帶去新生,對于傳祺來說,繼續在細分市場堅守,或是借勢完成進一步的銷量提升,都非盲目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