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買車之所以買貴,甚至買錯,或者買了后悔,主要不是因為他不懂車,不會砍價,而是信息差。最近有個隊友買車,在理想L7和問界M7之間糾結,預算35萬。他準備下單了,被我勸住了,為何要勸?
首先,理想L7基本進入到了產品末期,優惠幅度卻很小,問界M7的話,不可能35萬的預算去買M7,肯定要等問界M8,而且買理想L7的Ultra版本,也不如等等問界M8。因為問界M8的中配可能價格就在35萬左右,而且會有更新的電機、更新的智駕系統版本、更好的底盤。所以對于信息差,一定要關注老圖,因為咱們對新車發布,價格預測是下了功夫和長期信息發布的。
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何買車最好避開2月和4月。
①、2月春節剛剛結束,很多車企的年度規劃,熱推車型,降價幅度的方案可能才剛剛開始做。這個時候買車,實際上和2024年末的區別不大,尤其是預算在20——30萬區間的人群,這個時候最不宜買車,因為像阿維塔07、智己LS6、極氪7x、甚至包括樂道L60都還在觀望。
他們觀望什么?他們在等對手會不會先降,但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是他們都不得不面對的,那就是小米YU7的上市時間,最遲6月份。所以,為了阻擊小米YU7,這些車型在2025年5月份可能就不得不提前做出決定,而降價是最容易選擇,也難以避免的一條路。因為小米YU7的價格,可能會是23.59萬起售。
②、為何說4月買車也不是一個好月份,4月可能是深藍 S09、問界M9、阿維塔06集中上市的時間段,這個時候上市新車之后,對于理想L系列、中型甚至中大型轎車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尤其是深藍S09,如果這臺車的價格在30萬內能有ADS3.0,,那它對于六座增程SUV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畢竟這也是一臺軸距超過3米車長超過5米的大車,對理想L8甚至問界M7的影響都不會小。
而阿維塔06的到來,可能價格在20開頭,這會影響到傳統合資車,以及新能源轎車領域。而且這些新發布的車型,很清楚目前的車市競爭多么激烈,所以在新車價格上,很難再來一個試探性價格了。那么,2025年最適合買車的月份是哪幾個月?
①、七月份會是一個買車高峰期,也會是價格戰白熱化的月份。在7月份,我們能買到的車會有哪些?深藍S09、小米YU7、阿維塔06、問界M8、比亞迪唐L、比亞迪漢L……
諸多新車和老車的交手也將會在7月份做個了斷,最大的看點,莫過于小米YU7會不會把整個25萬區的新能源車市場平衡打破,以一己之力,直接搶走半數市場也不是不可能。老圖預測,小米YU7的48小時訂單量可能突破20萬輛。
②、另一個比較值得買車的月份是2025年的12月份,因為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2024年規劃的新車都會完成上市,這個時候的新車可能會有風云T11、星紀元ET的后繼六座車、星紀元ES增程、小鵬的增程甚至智己的增程車都可能會正式上市。
現在的新能源市場,實際上在18——20萬區,還是少一個爆款車型,無論是小米SU7還是特斯拉Model Y都屬于25萬級的爆品。在18萬到20萬區,幾乎看不到一個車型的月度銷量破2萬。為何說在這個價位區間很少有爆款?
第一,對于一些自詡高端的國產新能源車,20萬是個尷尬的點,一旦跌破20萬,他們認為這就不是高端車的起售價格了。
第二,對于一些諸如零跑深藍而言,一旦價格超過18萬甚至20萬,買的人就會急劇減少。誰能成為實力擔當的中端車型,在2025年可能會浮現。
老圖覺得,智己完全可以這么做,就目前而言,如果智己的一款車型能夠在18萬起售的話,那月銷量就可能起飛了。星紀元ET雖然在這個價位,但是這個品牌的認可度的確不夠高,雖然車型也還不錯,但是入門版的配置卻不夠看,如果有智己那種入門即標配高階智駕的話,相信可以成為18——20萬的重磅產品。
那么2025年買車除了在時間上要注意以外,還要注意什么?
①、買新不買久,像是在M8和M9之間如何選擇,肯定要看一下M8的整體實力,如果空間差不多的話,那問界M8的后電機功率會更高,發動機的功率和升級也有,而且有最新的圖靈底盤,這些都是選擇新車型的優勢。
②、買帶英偉達芯片的車,最好選擇雙芯片508TOPS的車型,因為這樣后期的升級潛力更大,對于算力要求的視覺方案契合度更高。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視覺方案的提升會有多大,到時候芯片算力足夠強大才能支撐軟件的進步升級。
③、增程并非過時技術,不要聽一些人瞎咧,增程的用車成本同樣很低,保養費用也并不高,畢竟不用保養變速箱,只是一臺發動機,而且很多車都可以加92號油,但是他能帶來電車的體驗感。所以,如果看上增程,不要有這些沒必要的顧慮。